互聯網零售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展,零售服務消費者的權益保障不容忽視
互聯網零售市場快速髮展
2019年中國網絡零售額已突破9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爲,近年短途物流的髮展以及新零售概念的推廣,消費者開始更多地通過網絡渠道消費生活零售商品,互聯網零售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展。在此背景下,互聯網生活零售消費者的權益保障受到的關註程度逐漸提高。2018年中國互聯網社區用戶達3.47億人,2019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759.9億元,2020年在線外賣用戶有望突破4.7億人
互聯網巨頭持續加持新零售
新背景下互聯網生活零售行業消費陷阱盤點
近六成用戶對互聯網生活零售類服務總體上比較滿意數據顯示,有57.0%的受訪者對互聯網生活零售類服務(外賣、傢政、糰購優惠、商超購物、生鮮購買等服務)錶示比較滿意。受訪用戶對餐飲外賣服務類的消費者權益保障評價較高,其次是生鮮零售服務和商超配送服務。在互聯網生活零售消費中,權益受損主要集中在外賣食品或生鮮食品不衛生,佔26.9%;其次是糰購産品或購買優惠券不能使用、買到假貨,分彆佔26.0%、25.1%。
消費者維權措施主要是聯繫服務平颱進行投訴
在互聯網生活零售消費中遭遇權益受損時,較多地採取聯繫服務平颱進行投訴這一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所佔比重是33.8%。超過半數受訪用戶認爲互聯網生活零售消費權益維權效果較好,所佔比重是51.6%,而認爲維權效果非常好的用戶佔比也達到16.0%。
用戶最關註互聯網零售消費的衛生情況
用戶最關註的是互聯網生活零售消費中的衛生情況,所佔比重是46.0%。其次是上門服務的安全性、購買商品能否正常使用,分彆佔41.1%、38.4%。
用戶更關註餐飲外賣類服務的消費者權益保障
數據顯示,受訪用戶最關註的互聯網生活零售服務的領域是餐飲外賣類服務,佔40.6%。緊隨其後的分彆是商超配送類服務、優惠糰購類服務,分彆佔35.6%、33.4%。
數據顯示,2019年1月,多點、京東到傢的月活躍用戶分彆爲202.9萬人、128.0萬人,領先於其他商超配送服務平颱。在商超配送服務平颱中,多點的維權成功率最高,爲53.3%。2019年1月,每日優鮮的月活躍用戶最多,爲258.9萬人。緊隨其後的是盒馬鮮生、本來生活,分彆是110.5萬人、59.7萬人。2019年1月,淘票票以914.2萬人的月活躍用戶領先於其他演齣購票服務平颱。
中國消費者網購權益保護未來趨勢分析
市場監管部門應對更趨積極
隨著電商網購在人們消費中的重要性提高,市場監管部門對於網購渠道的消費者權益問題將更加積極地應對。目前相關部門已齣颱政策助推電商行業的規範運轉,未來對電商行業及其細分領域將齣颱更多規範,監管部門對侵權問題的懲處也將更爲嚴厲。
消協、社會曝光的作用更加明顯
未來消費者協會、社會媒體對於網購侵權事件進行曝光,對督促權益保障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將會更加明顯。消費者對網購消費相關問題的關註度提高,因此需要更多權威機構對問題商品、平颱進行披露,而侵權事件的曝光也更能督促平颱規範髮展。
電商平颱品質化髮展將更好保障消費者權益
近年電商平颱加強品質化建設的進程衕時也在推動消費者網購權益保障的改善,消費者追求品質消費的需求反過來使各平颱在商品正品保障、服務質量等環節不斷優化,各電商平颱需耍通過對消費者權益進行更好的保護,纔能建立其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搶佔用戶。
電商行業多元髮展網購侵權形式亦趨多樣化
目前電商平颱均在探索創新髮展模式以降低穫客成本,諸如拚購、分期等創新電商模式進入大衆視野,但衕時也催生瞭更多新型網購侵權形式,問題鏈接分享、拚購商品正品保障、分期消費權益保障等問題齣現。創新電商模式的齣現需要衕時做好消費者權益的保障,而消費者也需要與時俱進註意各類新的權益侵犯問題,及時做好防範數碼、食品商品問題頻齣點及衛生安全問題更應重視現階段消費者網購商品中,數碼傢電和食品飲料類商品是侵權重災區,售前對商品甄彆的難度以及售後維權成本等使該類商品更容易齣現問題。對於如食品等貼及衛生安全的商品,其權益保障應受到更高的重視,平颱及相應監管部門需要繼續加強懲處力度,而消費者自身也需要對該類商品加強警惕。
頭部電商平颱成網購侵權事件滋生地企業需進一步加強社會責任感
淘寶、京東、拚多多等具有廣泛用戶基礎的電商平颱衕時也是網購侵權問題髮生最多的平颱,頭部電商平颱在入駐商傢資源佔有優勢的衕時,平颱也更爲魚龍混雜,平颱監管難度也更高。但頭部電商平颱在享受行業髮展紅利的衕時更加需要擔起社會責任感,對於消費者權益保障的措施要落到實處,在維護用戶權益的衕時也有利於企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