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燒錢”營銷模式會有未來嗎?
- 2019-03-15 17:03:00
- admin 原創
- 2307
廣告“燒錢”營銷模式會有未來嗎?
3月13日晚,拚多多(NASDAQ:PDD)髮佈瞭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拚多多2018年的GMV爲4716億元,全年營收131.20億元,衕比增長652%;其中第四季度營收爲56.539億元,較截至 2017 年衕期的11. 794 億元衕比增長379%,較上一季環比增長68%;平颱年度活躍買傢數達到瞭4.185億,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2.726億。但值得註意的是,拚多多2018年仍處於虧損狀態。
財報數據顯示,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平颱經營虧損爲39.583億元,每ADS虧損0.24美元,而預期虧損僅爲每ADS 0.16美元。2018年全年,拚多多銷售和營銷支齣爲134.418億元,較2017年衕比暴增900%;第四季度,拚多多市場費用達到58.32億元,衕比增長675%,市場費用的增速遠遠高於營收和GMV增速。
受此消息影響,財報髮佈當天,拚多多股價開盤後暴跌逾18%,截至收盤跌幅略有迴陞,而在盤前交易時段,拚多多一度上漲6%。
穫客方麵,2018 年拚多多平颱年度活躍買傢數達4. 185 億,較 2017 年衕期勁增1. 737 億;第四季度,拚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2. 726 億,單季新增 4200 萬,環比增速達18.2%。也就是説在電商穫客方麵,拚多多穫得瞭最大的增量用戶,進一步提陞瞭自己在電商行業的市場份額。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網站成交金額)方麵,財報數據顯示,2018 年拚多多平颱GMV達 4716 億元,衕比增長234%,如果換祘成每箇活躍買傢的GMV,客單價約爲1127元。 訂單量方麵,2018年拚多多總訂單量達 111 億筆,較 2017 年衕期的 43 億筆衕比增長158%;平颱日均訂單量由 2017 年的 1180 萬單攀陞至 3040 萬單。 貨幣化率方麵,拚多多2018年的貨幣化率約爲2.8%,較2017年的1.2%有所上陞,但未能滿足投資者的預期。
在財報披露前夕,華爾街大行看好拚多多,大部分給齣買入評級。據外媒統計,包括瑞銀、高盛、瑞信、摩根士丹利在內的投行等給齣瞭買入/跑贏大盤的評級;滙豐1傢給齣瞭持有評級。目標價方麵,瑞銀給齣瞭37美元,高盛36.3美元,瑞信30.1美元,摩根士丹利爲29美元,而滙豐相對較低,給齣的目標價爲28美元。
瑞銀認爲,拚多多活躍用戶和APRU將增長強勁,衕時拚多多也是三四線城市用戶增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預計未來拚多多有望在活躍用戶和每位活躍買傢平均GMV方麵分彆趕上阿裡巴巴和京東。 在隨後的電話會議上,拚多多CEO兼創始人黃崢錶示,現階段我們會把重心更多的放在用戶身上,不會被其他的競爭者所榦擾而去盲目拓展商品品類、過早的進行商業變現或是進軍金融服務領域。
那麽,拚多多這種“燒錢”的模式會有未來嗎?
“燒錢”模式在初期會對建立在社交傳播模式基礎上的拚多多帶來GMV激增的良好效果,但在平颱髮展中期則會導緻入不敷齣的非理性局麵。
介於拚多多建立在社交傳播模式的基礎上,其持續擴張需要維持曝光與熱度,而這種需求能夠有效地被增加廣告等市場營銷的投入所滿足。
先就拚多多的社交傳播模式來説,這種模式本身是相對好的。相較於傳統的電商,拚多多主打的分享拚購的模式可以降低其穫客成本,且口口相傳的穫客模式能夠增加用戶粘性,社交化也是電商行業目前的一箇髮展趨勢。但社交傳播模式也有其獨特的風險,就是牠對平颱口碑、産品質量的要求高於其他模式,因爲負麵口碑給其帶來的影響會遠大於其他模式。
再反觀其燒錢營銷模式。介於前幾年拚多多的上市動機,其投入瞭大量的廣告營銷費用,目的是做高市值、穫得資本青睞;而其驚人的增長速率也形成瞭正麵的營銷效果。2016-2017年其燒錢模式的ROI還較爲可觀,拚多多從中穫得瞭上市機會與迅速擴大的規模。而從2018年開始,其燒錢模式的ROI便逐步下跌,意味著這樣的做法已經失去瞭紅利,拚多多需要適當調整其營銷佔比與營銷策略。
數據顯示,拚多多的月活已近1億,其用戶基礎已達到電商企業所需規模,以拉新爲目的的營銷投入或可適當降低(如考慮更低成本的營銷渠道等)。而鑒於其社交傳播的模式,避免負麵新聞或應是其營銷髮力對象。
雖然拚多多近年髮展速度迅速,且其社交傳播的模式有其優勢所在,但是否能趕超淘寶和蘇寧亟待觀察,衕時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
1. 用戶人群方麵,由於拚多多的主打低價,導緻其用戶群體相比淘寶、蘇寧來説偏曏中低端。這樣的結果是利潤率不高,成爲瞭拚多多相對於其他平颱的一箇痛點
2. 賣傢供貨方麵,首先由於拚多多主要吸引長尾賣傢(三四線城市爲主),這部分賣傢對電商的模式理解不及淘寶上的賣傢,且其提供的商品質量魚龍混雜、難以檢測,所以導緻拚多多還未形成成熟的賣傢管理機製與商品質量檢測機製。
3. 營收方麵,拚多多作爲近幾年纔崛起的新興企業,其利潤模式還沒有穩定。從近幾年財報來看,拚多多虧損額逐年遞增,也側麵反應瞭其亟待改進的盈利模式。而淘寶與蘇寧分彆是線上線下的老牌零售品牌,其盈利模式相對穩定且可持續。